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下沉日记

守好自己的防疫“一亩三分地”

时间: 2020-03-31 15:11 来源: 仙桃法院

2月15日 星期六 天气:小雨转大雪

鼠年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夹杂着五级寒风,配合着空荡的小区道路,颇有那么一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韵味。封城仍在继续,整个武汉按下了暂停键。静止的背后却是成千上万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逆行奔波的身影,他们就是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中的无名英雄,与时间赛跑,与疫情作战,让生命之火重燃,让希望之光常亮。110多公里以外的仙桃,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我的同事们也奋战在公路要道、村湾社区、居民小区等防疫一线,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感人的片段常常出现院里的微信群和公众号中,既有“任狂风肆虐,我自岿然不动”的党员先锋岗,也有同在城区驻守却难见面的“抗疫夫妻档”。作为一名党员,在家中蜗居了十来天,和“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大环境着实不太搭。是继续在空调房里“葛优瘫”,还是就近融入社区,和我们身边的“逆行者”们并肩作战?说实话,我还真犹豫过。毕竟身处病毒中心地带,家里所在的楼栋已经出现确诊和疑似患者。身边的邻居和电视新闻中的数字有了交集,怎不叫人焦虑?脑海中两个小人开始打架,去还是不去?终于,使命感和责任感战胜了胆怯。

2月16日 星期天 天气:多云转晴

雪后初霁,天朗气清。早上接到程书记的电话,速来社区报到。带上口罩,喷洒酒精消毒,做好防护工作后,下楼向社区进发。在社区服务大厅,程书记告诉我,I级响应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在综合楼宿舍大门岗亭值守,和社区两名保安一起,对非小区居民进行劝阻,对小区居民外出采购生活物资进行严格登记,并做好体温测量、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等工作。“虽说现在武汉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但有些居民特别是老同志,总喜欢找各种借口下楼转转,遛遛弯。今天天放晴了,估计下楼的人不会少,你一定要注意,要让他们赶快回家,不要在外面闲逛。”去小区之前,程书记又向我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如通行证的发放事由、居民求助的登记与办理等。

来到综合楼小区,眼前的景象让我一愣。这里的楼栋仿佛让人穿越回上世纪90年代,楼栋墙壁上的油烟痕迹凸显出一种市井的烟火气。小区岗亭是一间简易搭建的活动板房,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摆在外面,所谓的“桌子”就是一个废弃不用的鱼缸上盖了一张木板。保安老金告诉我,综合楼宿舍是这片的唯一一栋老旧小区,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改造,也没有物业公司。小区居民构成比较复杂,租户偏多,老年人偏多,在防控疫情期间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老实说,工作五年多,这样零距离地做群众工作,还真是第一次。心里隐隐有种感觉:也许这比写材料还要有难度。

1.jpg

很快,挑战就来了。一位没戴口罩老婆婆拿着一根衣杆和一床被子走到小区门口,晒好被子后却没有要上楼的意思,而是在岗亭里拿了个小凳子坐在阳光下优哉游哉晒起了太阳。“婆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您出来还不戴口罩?晒好被子就上楼去呀,还在这里晒太阳?万一感染了怎么办?赶快上去吧!”见此情形我赶忙劝阻。“好多天没下来了,晒下太阳。太阳一晒,病毒都被杀死了。”婆婆不以为然。“这种病毒传染力太强了,空气里就能传播,您别在外面待着了,快上楼去啊!”我接着说。“不要紧的,我走两步就上去。”婆婆仍旧不紧不慢。几个回合下来,婆婆还是不肯上楼去,我也感到词穷。“婆婆,现在有规定,不让出门。街上都有巡逻的警察,看见闲逛的一律送到集中隔离点反思14天,每天生活费、伙食费还要自己出!您要被送去学习那不是更难过?快点上去吧!”许久不开腔的老金终于说话了,语气严肃。这么一说果然管用,婆婆拿着衣杆慢慢地走了。

“你这么劝她,她肯定不会上去。关键时期,对小区里的老同志还是要‘三不之’(注:武汉话,表示“偶尔”)吓吓他们。”

老金告诉我。我书卷气十足的表现和老金的“土味”劝阻形成了鲜明对比。基层工作更需要技巧,这种技巧来源于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而这种经验,也必定是沾满泥土和充满真情的。

2月17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上午值守过程中,手机突然响了,原来是社区通知我们去领取84消毒药水和医用酒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一大桶消毒水搬到小区门口后,我在社区网格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请有需要的家庭派一人下楼来接消毒水,为防止人员聚集请分时段领取。

收到消息后,不时有居民下楼来领取消毒水,有的拿着用完的84消毒水的空瓶子,有的拿着空矿泉水瓶子。疫情当前,大家也没那么讲究了,废物利用也成了新时尚。“消毒水要按1:20的比例调配,不要和酒精混用”我对来领取的居民一个个地说。刚开始灌消毒水时,我没掌握好火候,直接从装消毒水的大桶里往小瓶里倒,本想着这样更快,结果欲速则不达,消毒水洒了一地也装不满一瓶。看来还得用笨办法,我找来两个纸杯,和保安小夏一起,我先将桶里的消毒水倒进纸杯,他再将纸杯里的水倒进瓶里。这样看着挺费时间,其实配合默契后效率也很高。

2.jpg

下午,小区的李婆婆拿着昨天刚开好的通行证跟我说想出去在附近买点菜。“婆婆,我帮您去买,您先回家,买好了我直接给您送上去!”我直接告诉婆婆,请她先上楼。出小区看了看,以往定点买菜的地方空无一人。附近做保洁的阿姨告诉我,上午城管刚通知菜贩,为防止交叉感染,不让集中摆摊卖菜了。我马上上楼告诉李婆婆这个消息,告诉老人家不要着急。“没事,我在手机上帮您把菜定好,他们会直接把菜送到社区,我再把菜一拿给您送到楼上,很方便。”我对婆婆说。“谢谢你啊!你算下多少钱我现在给你。”没等婆婆说完,我赶忙下了楼。“算了婆婆,买就买了,您现在尽量少碰钱,上面有细菌。”我边下楼边说。

3.jpg

下楼后,我发现裤腿上多了一些红色的斑点。“什么时候弄上去的哦?”苦思冥想了一阵后终于有了答案——未稀释的84消毒液腐蚀能力真是令人发指。裤子算是报废了,以后就穿着它来值守算了。

2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最严封闭令实施这几天,仍有少数“顽固分子”下楼出门,几乎都是出门采购的。在门口值守的我们在对他们进行体温测量后开始了“哲学三问”:“住哪一户?”“家里人身体情况怎样?”“出去干嘛?”。“三问”之后,我们还要将出小区人员的姓名、家中人口数、联系方式、出入时间等进行登记汇总。这些信息每天都需要交由社区统一汇总,作为疫情摸排“全覆盖”的重要参考。

4.jpg

临近中午,昨天在手机上给李婆婆定的菜到社区了。好家伙,定的时候不觉得,足有两麻袋。一手提着,一肩扛着,爬了六层楼终于气喘吁吁地把菜给李婆婆送上了门。

2月19日 星期三 天气:阴转多云

昨天给几家老人搬菜上楼后,今天明显感觉大腿像灌了铅。“平时不注意锻炼,关键时刻怂了吧?”我在心里暗暗嘲笑自己。今天是为期三天的全市拉网大排查的交卷之日。小区封闭做得怎么样,应收尽收效果如何?成败就在今天。

早上刚到岗亭,就接到社区通知,今天将对综合楼小区进行入户走访,走访对象是前期电话联系不到的住户和一部分未及时在社区留下联系方式的租住户。

5.jpg

换上防护服的我们“一秒变大白”。和社区程书记进行简单沟通后,我们带着走访入户登记表和三天集中拉网清底大排查行动动员令开始了“敲门行动”。对有人在家的住户,我们及时登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并告知了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对确实无人在家的住户,我们将动员令张贴在门上。来到37栋门前,单元门上贴着的“有感染楼栋”的粉红色纸让我们都有些发怵。这栋楼有1例确诊轻症患者,前期已被送往方舱医院诊治。不上这栋楼,拉网排查就不彻底,更何况感染楼栋更需要细致排查,防止交叉感染。没时间多想,我们还是硬着头皮进入楼栋进行排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走访登记等工作。从37栋出来后,我们三个相互给对方的防护服、鞋套底部喷洒了酒精。既然逆行,那更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6.jpg

历时2个小时,终于把综合楼小区68个单元全部走访排查完毕。因为没有电梯,又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捂着,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无一幸免都湿透了,防护眼镜上也起了一层水雾,这种感觉让我重回未做近视手术前不戴眼镜看世界的尴尬时刻。

7.jpg

下午回家的路上,看着平日里车水马龙的道路如今却空前的安静,只剩我一个人孤独地行走着。想来也是很久很久没有认真地看看武汉这座中部最大的中心城市的一角了,而且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走着走着,既有心酸,也有希望。正如网上看的那句话,“我们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们会治好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抗疫一线奔波的你们、我们、他们都是城市的救治者。我们尽己所能,只为早日恢复城市的喧嚣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天气已经渐渐转暖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阳光下撒欢的时刻,马上就要来了!加油湖北!加油中国!

作者张正是仙桃市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共产党员,家住武汉,春节期间陪同家人在武汉过年,由于离汉通道交通管制无法返回仙桃,他就近下沉一线,在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道双墩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该社区所属一老旧小区值守,扎实做好人员登记、物资采购、入户走访排查“四类人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