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榜样在身边丨胡煜婷:煜耀青春 婷绽芳华

时间: 2025-10-20 14:27 来源: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

微信图片_20250930150225_16_706.jpg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一级法官胡煜婷,从2009年怀揣法治梦想踏入法院大门,如今成长为审判一线的骨干力量,在审判一线默默耕耘十六载。

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法官助理到员额法官,每一次角色转变,都是她对法治信仰的坚守;每一份沉甸甸的卷宗,都见证着她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十六年来,她先后荣获汉江中院个人嘉奖4次、全省法院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因专案表现突出被省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23年3月更被省法院授予个人二等功。这一项项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新时代法院干警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缩影。

 

勤学笃行砺初心 深耕审判强根基

“法官手中的法槌,敲出的是公平正义的声音,而过硬的专业素养,是敲响这声‘正义之音’的底气。”胡煜婷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深知,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审判实践不断发展,唯有持之以恒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

“自与她共事起,她身边总带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每页都密密麻麻记满了案件思考、法律条文解读和典型案例分析。”同办公室的法官助理葛雅琴回忆道,“遇到疑难问题,她会及时标注问号;问题解决后,又会认真写下思路梳理和心得感悟,一本笔记本用不了多久就写得满满当当。”

如今,虽有便捷的手机搜索工具,胡煜婷仍保持着“收藏学习”的习惯——看到微信公众号上关于疑难复杂案件的实务文章、最新司法解释解读,她都会随手收藏,利用开庭间隙、午休等碎片化时间仔细研读,遇到重点内容还会截图保存,整理成电子笔记。

 微信图片_2025-10-20_101303_023.png

这份对学习的执着,让胡煜婷的法律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也为她从容应对各类复杂案件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她结合审判实践深入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省法院系统和学术讨论会评选中获奖:《构建法院微博体系的困境与现实进路》获第六届“湖北法官论坛”征文三等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认定与风险防范》获湖北省法学会商法研究会论文评选三等奖,《构建法院民事诉讼文书送达平台之初探》获全省法院第二十九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

“数据显示辖区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发改率相对较高,中院要加强对下指导。”在汉江两级法院审判执行调度会上,审管办反馈辖区整体工作情况。

面对这一问题,胡煜婷主动请缨,承担起对辖区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的调研指导任务。

她花费数月时间,对辖区基层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事实认定不清、证据采信规则不统一、适用法律不准、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她撰写的民商事案件年度发改情况通报,为辖区基层法院统一裁判尺度、提升案件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中院的情况通报很接地气,指出的问题精准,给出的建议实用,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审判中的困惑。”潜江法院民二庭庭长袁媛说。

2021年4月,胡煜婷正式成为员额法官。面对更重的审判任务,她始终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白天开庭、接待当事人、组织调解,晚上和周末则留在办公室阅卷、撰写裁判文书。2021年至2025年,她办案数量始终位居全院前列;其中2023年5月,因案件审结数量、服判息诉率双高,她被汉江中院评为“办案之星”。

“每次看到她办公室亮到深夜的灯光,就知道她又在为案件忙碌。”法官助理张双说,“她常说,多办一个案子,就能多化解一起矛盾,多给当事人一份公平”。

 

勇啃“硬骨头”   敢当“急先锋”

“胡法官虽然年轻,但办起‘硬骨头’案件来,思路清晰、韧劲十足,总能找到破解难题的关键。” 提起胡煜婷,民二庭法官助理张琪满是敬佩。在同事眼中,胡煜婷身上总有一股 “不服输” 的劲 —— 越是复杂疑难的案件,她越愿意接手;越是矛盾尖锐的纠纷,她越敢于面对。

“审判权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宁肯多花时间、多费精力,也要把案件事实查清、法律适用搞准,让每一份判决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这是胡煜婷对自己的要求。

办案过程中,她总是认真审阅卷宗的每一份材料,精心准备庭审中的每一句问话,小心斟酌裁判文书中的每一组词句,规范处理审理程序中的每一个细节,依法支持当事人的每一项合理诉求。

微信图片_2025-10-20_101311_712.png

胡煜婷法官(中)与陈庆芳法官(右)成功调结一起标的额5亿的合同纠纷案件后,当事人双方满意送锦旗

2021 年,刚入额不久的胡煜婷就接到了一起标的额过亿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不仅标的大,还涉及本诉与反诉,案涉工程完工已近 5 年,发包方拖欠施工方巨额工程款,双方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期延误等事实主张存在根本性分歧,矛盾十分尖锐。

“建设工程案件本身就涉及工程鉴定、造价核算等专业问题,加上标的额这么大,刚入额能独立办这样的案子吗?” 当时与她搭档的书记员李碧佳心里难免有些顾虑。

“复杂案件是最好的‘练兵场’,既能检验学习成果,又能提升办案能力。” 面对半人高的卷宗,胡煜婷却笑着打消了李碧佳的顾虑。

为摸清案件事实,她逐页翻阅卷宗,将双方争议的焦点逐一列出,形成了长达 10 页的案件梳理清单;被告提出对 548 项工程质量问题及修复造价进行鉴定后,她先后 3 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前往工程现场勘验,从墙体裂缝到地面平整度,每一个争议点位都仔细查看、拍照记录,详细询问施工方、监理方相关情况,确保鉴定机构能够准确掌握现场信息。

鉴定报告出具后,为避免后续程序拖延案件进展、增加当事人诉累,胡煜婷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中,她既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又结合鉴定结论和法律规定释法明理,帮当事人分析 “继续诉讼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与 “达成调解的双赢效果”。经过 6 次面对面调解、10 余次电话沟通,双方最终就案件部分事实达成一致意见,为案件顺利审结奠定了基础。

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胡煜婷整理合议庭笔录 11 份,涵盖被告撤诉、财产保全、鉴定事项、判决等关键内容;各类庭审笔录、调查笔录 9 份,其中开庭笔录就有 3 份;梳理案件争议焦点 6 项;撰写的判决书更是长达近 3 万字,对案件事实、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案件办结后,被告代理人刘律师特意给胡煜婷发来微信:“胡法官,感谢您多次陪我们到现场勘验,您的专业、敬业和耐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严谨与公正。”

 

心系群众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法官不仅要会‘判案’,更要会‘解结’。”胡煜婷常说,作为民事法官,要具备“算清糊涂账、听懂画外音”的能力,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4cfef28829f56b538666e274edd6bff7.jpg

2024年,胡煜婷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上诉案。该案中,原、被告系多年合作伙伴,经济往来频繁。一审法院认为双方系朋友关系,且原告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双方之间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中,胡煜婷仔细查阅了双方近2年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证据。她发现,2023年4月至7月期间,被告多次通过微信向原告发送投资项目信息,明确标注了“回款金额”“收益比例”“回款期限”等内容,而原告正是基于这些信息,先后向被告转账161笔,总计金额超过30万元。

“从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来看,双方名为‘投资’,实为‘借贷’。被告承诺保底收益,原告基于信任转账,这在民间交易中较为常见。如果简单维持一审判决,原告的损失将无法挽回,这显然不符合司法为民的宗旨。”胡煜婷说。

为查清转账明细,她组织双方当事人,从转账时间、金额到用途,逐一确认;对存在争议的转账,她结合微信聊天记录、双方陈述进行梳理,厘清款项性质。经过耐心沟通,最终确认被告尚需返还原告202910元,案件得以顺利审结。

案件生效后,原告特意带着一面锦旗来到汉江中院,紧紧握着胡煜婷的手说:“胡法官,谢谢您!如果不是您仔细查证据、耐心帮我们对账,我的钱可能就真的要不回来了。”

而被告也表示,虽然需要返还钱款,但胡煜婷的审理过程公开透明,让他对判决结果没有异议,愿意主动履行义务。

在另一起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中,胡煜婷则用创新的裁判文书形式,让当事人“看懂”判决、“信服”判决。

该案中,原告主张被告生产销售的产品包装、装潢侵犯其著作权,被告则认为双方设计存在明显差异,不构成侵权。作为知识产权案件,如何认定“侵权事实是否成立”是审理关键,而让当事人理解“为何构成侵权”则是实现服判息诉的重点。

“这起案件的法律关系并不复杂,但要让被告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侵权行为,需要更直观的呈现方式。”胡煜婷介绍,在撰写裁判文书时,她创新采用“图片对比”形式,将原告的权利作品与被告的被控侵权设计分维度排版,从色彩搭配、图案元素、整体布局等方面标注“近似点”与“差异点”,并结合著作权法关于“实质性相似”的认定标准,对每一处对比内容进行法律分析。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原本抽象的“侵权认定”变得直观易懂。

最终,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服判息诉,被告还主动停止了侵权行为,并与原告就后续合作达成意向。

该案的裁判文书也因“逻辑严密、说理充分、形式新颖”,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二等奖。

“裁判文书不仅是审判结果的载体,更是传递法治精神的桥梁。让当事人看懂判决、认同判决,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胡煜婷说。

十六载春秋,弹指一挥间。从青涩的书记员到成熟的员额法官,胡煜婷始终坚守在民事审判一线,用青春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她就像一颗闪耀的星辰,在法治的天空中“煜耀青春”;又像一朵坚韧的兰花,在司法的沃土上“婷绽芳华”。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看到了政法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风貌,更看到了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无数一线法官默默奉献的身影。

“未来,我会继续带着对法律的敬畏、对群众的感情,办好每一起案件,走好每一步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胡煜婷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如她十六年来的坚守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