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广度深度温度

——江苏泰州法院开展阳光司法工程纪实

时间: 2013-06-06 19:50

   

 “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近年来,江苏省泰州法院将创新司法公开作为提升司法公信的突破口,倾力打造阳光司法工程,不断丰富司法公开载体,拓宽公开领域,创新公开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司法公开方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公正在阳光下闪耀,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网络互动 沟通更有广度

   523715分,网友天涯浪子浪在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的阳光法院论坛发帖,询问他的释明书为何还没有拿到。

   835分,泰州中院院长熊毅看到这一帖子,立即责成相关庭室进行自查。在了解到确因法院工作失误造成释明书延发的情况后,熊毅亲自在论坛上以实名公开道歉:尊敬的网友,对我院工作人员的失误,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我院已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会采取措施,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道歉帖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阳光法院论坛的好评热议,网友们发帖:泰州中院阳光司法有温度。赞一个!

   “阳光法院论坛是泰州中院顺应网络时代新要求,拓展沟通渠道、加强司法公开、回应百姓呼声的一项创新之举,该栏目于今年年初在泰州市网络论坛望海楼开设。论坛实行专人值班制度,对一般性帖子要求涉及庭室及个人在24小时内给予明确回复,处理复杂类帖子则最迟3天予以回复。同时规定凡未能在限定期限内答复的,需向院领导说明情况。截至今年4月底,在处理回复的发帖中,态度发生根本转变服判息诉或对处理回复表示满意的有106帖,满意率达到72.6%

   除了开设网络互动平台、网络电话、院长信箱、实名微博等长效性问政平台,泰州中院还将网民从网络空间请到现实中来,通过定期组织庭审观摩、举行网友看法院等多种形式拓宽民意交流、沟通渠道,加强对法院的监督。

   “处理好网络意见,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政治态度——群众对我们有期待,我们就应该回应并满足!”“全国十佳法官影响力微博获得者、泰州中院副院长纪阿林对于法院加强网建,拓展民意沟通广度充满信心。

   群众参与 公开更有深度

   蒋大妈是一起执行案件的申请人,丈夫被摩托车撞伤,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肇事方赔偿医疗费2万余元。然而判决生效后肇事方不仅不主动履行,反而跟法院玩起了躲猫猫,一直下落不明,且查不到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蒋大妈固执地以为法官和肇事方之间有关系,不断上访要讨个说法。泰州中院执行局邀请她参加我在执行现场活动,全程跟踪案件的执行过程。历时1年多不断跟踪走访,承办法官终于发现肇事方在某银行账户有2万元刚刚进账。得知这一令人欣喜的消息,承办法官和蒋大妈立即动身奔赴银行,对肇事方的2万元实施了划拨。蒋大妈让女儿代笔,在法院网站的专栏中写下了我在执行现场,我被法官感动的留言。

   据了解,我在执行现场是今年泰州法院推进执行公开透明、解决执行难开展的一项司法公开行动。法院每个月都会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执行案件,向社会公开邀请广大市民参与执行全过程,并在法院的网站上设立专栏,参与活动的市民可以将感受、意见、建议直接发布到专栏中。一旦有市民反映执行法官违规操作,法院纪检部门迅速介入,严肃查处。自活动开展至今,已有300多名市民全程参与了50多起案件的执行。

   为纵深司法公开,加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泰州法院进一步健全执行信息查询系统,扩大查询范围,通过电子显示屏、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为当事人查询执行案件信息提供方便。对执行款项的收取发放,执行标的物的保管、评估、拍卖、变卖的程序和结果等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及时告知当事人,让群众能随时监督法院、监督法官。

   吸纳民意 审判更有温度

   为了让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的工作尤其是审判活动有更感性而深入的了解,同时让案件审判实现更好的社会效果,泰州两级法院每个月都会安排一次法院开放日和旁听庭审活动。

   庭审结束后,参观的客人们还可以走进法官办公室,与法官、书记员面对面交流。南师大泰州学院法学专业的小刘看到法官办公桌上高高的案卷,不禁对同来的同学说道:这么多案件!看来当一名法官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活动过程中,泰州中院还向参观者发放问卷调查表,请大家把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写下来。有的群众提出法官应该更多地走出法院,到社区、企业中和群众亲密接触。有的群众提出,希望全市法院能把泰州中院十大典型案例发布这项制度推广开来……这些宝贵的建议经过整理归纳后发给了相关庭室,对法官们了解群众想法,促进作风转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要让人民群众信任你,首先得让人民群众了解你。旁听庭审让公众近距离了解法院,也让法官能近距离听取民意,有助于加深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认同,有利于营造崇尚法治、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社会氛围。熊毅告诉笔者。

摘自《人民法院报》20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