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学园地 > 学习心得

心无旁骛始成功

时间: 2011-08-02 14:57

   孙科炎先生在《不能这样:组织不欢迎的13种人》一书中谈到为人不可好高骛远时讲到了 “猴子掰苞谷”的故事: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最后一个苞谷也没有得到。孙先生认为,猴子一无所获的原因在于它不断的选择,又不断地放弃。在谈到做事不可虎头蛇尾时,孙先生提到了一则漫画,这则题为《挖井》的漫画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某一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画中人手拿铁锹挖井找水,他或深或浅地挖了五处,都没有挖出水,而其中有一处,只要他稍微坚持再挖几锹,也许就能挖出水来,但就因为他缺少了一份耐心,缺少了一份坚持,结果还是半途而废,“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我看来,猴子也好,漫画中的挖井人也好,他们之所以付出了努力,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关键在于他们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专心致志的态度。  

   今天的我们,大可不必嘲笑猴子和挖井人的愚蠢,因为现实生活中犯同样毛病和错误的人并不在少数。当一日千里的信息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时候,也让我们很多人在物欲横流之间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变得心浮气躁。有的人初入职场,想的不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件事情,而是如何尽快升职和加薪。升职也好,加薪也罢,愿望很美好,但是没有付出怎么会有回报?一心想着天上掉馅饼,那可能真应了小品中的一句台词,“那不是毒药就是陷阱。”有的人,朝秦暮楚,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着一步登天的黄粱美梦,到头来一事无成,“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些人心比天高,自命不凡,自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大有“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雄心壮志,却忘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凡此种种,不必一一列举。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目标不一定远大,但一定能按照自己立下的志向,持之以恒地追求,纵有千难万险,纵然千辛万苦,也能经得起风雨,受得住挫折,收获成功的喜悦。无志者,志向不明,方向不清,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碰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其结果换来的往往只会是后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嗟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纵览古今中外,大凡成功之人,无不怀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意志,无不抱有“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忍精神,无不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爱迪生一生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仅仅一个电灯泡,他就做了一千多次尝试,历经了一千多次失败;小学课本上牛顿请客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才叫专心致志,也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这样一种现象而发现万有引力。在今天看来,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但是,这看似简单的“四大发明”却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当我们享受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和先辈为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又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

   有人说,“成功之人自有成功之道。”其实,成功的秘笈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之人,他不会随便选择放弃,不会随便说从头再来。因为他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从来没有人能够不经风雨就随便成功。人民法官肩负着惩罚犯罪、定纷止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司法保障的重要职责。一起矛盾的平息,一件案件的裁判,有事实的认定、有证据的分析,有焦点的论证,有法理的辩析,看似简单的案件,往往需要法官倾注百般的精力。矛盾激烈的双方,历经几个回合的法理情的交锋,也许依然是硝烟弥漫,针锋相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选择了放弃,也许以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矛盾依然难以化解。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调整思路,理清头绪,再作一次努力,也许真的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而事实上,很多法官用事实告诉我,“有利的形势,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很多的矛盾就是在这样的再一次的努力之中得到了化解,纠纷得到了平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百折千回的勇气,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情,我们一定能真正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