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法官的泸州路径
“我的小小梦想,归结起来就是法治中国梦。这是一个梦想也是一份信仰,法治兴则国家强……”31岁的女法官罗婵在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的青年干警演讲比赛中表现精彩,最终夺得冠军。
在“法治中国梦”的指引下,罗婵从书记员一步步成长为法官。她正是在泸州法院系统目前正大力实施的“青蓝工程”中成长起来的。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年轻人占据了半边天
2007年以来,泸州市两级法院共招录法官、法官助理189人,占到全市法院法官总人数的45.54%。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也日益凸显:刚出校门就进院门的青年法官们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社会经验不足是他们的最大短板。
对于这点,罗婵深有体会。在她被下派到古蔺县德跃镇担任副镇长期间,就曾参与协调过一起因赡养老人而引发的纠纷。
“父母被两个儿子分开赡养,一个儿子赡养一位老人。现在母亲过世了,赡养父亲的儿子不干了,觉得父亲活得越久,自己吃的亏越大。”
由于此前主要在城市生活,罗婵感慨,这一赡养纠纷确实多少超越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城市里,老人很少分开赡养,但在农村,甚至有的老人一个月就得搬一次家,一个儿女供养一个月”。
经过调解,矛盾最终得以化解。让罗婵体会较深的是,最后调解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当事方的生活习惯之上。如果不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搬硬套,纠纷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有的青年法官自己都还没有成家,却要面对离婚案件;有的对农村生活习惯不了解,但却要处理邻里纠纷。如果无法准确把握社会脉络,必然会影响审判效果,又如何赢得社会认同呢?”罗婵感慨道。
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泸州中院党组反复讨论、研究后,启动了旨在助推青年法官成才的“青蓝工程”。
两名青年法官的成长历程
向老法官学习,到基层去
“青蓝工程”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方面,通过师徒“1+1”模式,让法院优秀、骨干法官对青年法官结对帮扶,实施传帮带;另一方面,则让青年法官们全面走向基层,感悟社会。
现在已是泸州中院民庭法官的张晓余仍对刚刚跨入法院大门时内心的忐忑记忆犹新。岗前培训结束后,张晓余被分配到了刑庭,“刑事无小事,刑案无小案,虽然当时还没有承办具体案件,但也开始感受到,压力确实无处不在”。
张晓余的指导老师、当时泸州中院刑二庭负责人雷刚给张晓余的第一个指导意见是:“请大胆地发表意见。”
“当时还没有承办案件,老师要求我不要怕说错话,畅所欲言,在各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中,会一天天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张晓余说。
张晓余感叹“雷老师”审查案件时的心细如发对自己影响深远。“特别对证据,抠得很死很死,哪怕是一点小小的疑问都不放过,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法官的职业精神。”
和张晓余一样,2007年以来,泸州两级法院招录的法官、法官助理,都有这样一位指导老师。
不过,对于指导老师这一称呼,雷刚显得很谦虚:“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老法官可以给年轻法官提供经验,但年轻法官也有他们独特的思维和想法,也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
对于青年法官万晓波而言,基层挂职的经验让他收获颇丰。2012年,万晓波到一社区任副书记近半年。社区工作琐碎而又充实,组织筹备社区文艺演出、为白内障儿童筹集治疗费用、率领青年志愿者在大洪水过后为社区清淤……
近半年的基层锻炼,让万晓波深有体会,“除了智慧、公正等等之外,我觉得,作为一名法官,还应有悲悯情怀。一位冷冰冰的法官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法律的价值。”
从入门到华丽转变
作为一名青年法官,万晓波承办的刑事一审案件已有60余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
其中,有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督办、在全省范围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广安市原住建局局长受贿案;有案情复杂、涉案毒品数量巨大、影响恶劣的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等大案要案。
今年初,万晓波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脱颖而出,走上了泸州中院刑一庭副庭长的岗位。
这也正是“青蓝工程”的期待,即让青年法官能够在2年内入门,3年至4年合格,5年内实现由理论型法官转变为实践型法官、由单一型法官转变为复合型法官、由学生型法官转变为专家型法官的“三个转变”。
同时,为防止师徒式“1+1”指导模式容易固化思维、造成视野狭隘的副作用,泸州中院推行了后续集体培养的新模式。
泸州中院要求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35岁以下青年干警分批轮流下派到基层法院、人民法庭锻炼;基层法院的优秀青年干警则选派“上挂”到中院锻炼。
同时,全市两级法院组织青年干警开展“法官讲坛”、“庭审观摩”、“送法进社区”等多途径、全方位的锻炼,让青年干警们和社会随时保持紧密接触。
目前,“青蓝工程”的成果已初步得到显现,泸州两级法院审执质效不断提升。青年法官们也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在自己的舞台上奋勇争先,不断前进,努力开创泸州法院事业的美好明天。
摘自《人民法院报》2013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