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融文化之精弘司法之神

——福建厦门同安区法院文化建设纪实

时间: 2013-06-06 19:52

   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的福建厦门同安区,有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海滨邹鲁之称。记者近日到同安区人民法院采访,感受到了文化的韵味和力量。

   近年来,同安法院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着力创新,走出了一条文化建院、兴院、强院之路,2010年荣获首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201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2012年被福建省委政法委授予政法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正如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所说,同安法院的文化建设是系统、多元、立体的,起步早、起点高、层次深。

   同德凝心,共筑精神家园

   “在文化建设中,同安法院牢牢抓住精神文化这个核心,将其作为构建全体干警共同精神家园的灵魂工程,不断凝练干警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同安法院院长廖惠敏表示。

   走进同安法院行政大厅,右侧墙壁上同德尚法、安民立院八个大字便是院训。院训巧妙嵌入同安法院四字,内涵丰富:同德即同心同德,同修良好品德,恪守法律职业道德;尚法即崇尚法律和法治,坚守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取向;安民即为民司法,保社会平安稳定;立院则要求全体干警积极向上,不断探索求新,推动法院发展。院训成为同安法院凝聚人心,强化队伍合力的重要载体。

   同安法院将院训具体到各项细节中,不断提升干警归属感和职业尊荣感。干警生日,院党组会第一时间送上鲜花蛋糕和生日祝福;干警工作、学习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家庭困难,院党组都会帮忙排忧解难。近几年,同安法院还推行了四必谈四必访五提醒等制度,并提出不让一名干警掉队,不让一名干警离开党组视线的口号,让全体干警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重视。同安法院还积极引导干警参加各类文体活动。

   扎根乡土,融合民俗养分

   走进同安法院,还可以发现一大特色——那就是无处不在的闽南民俗文化。在该院的调解室、走廊四处可见意境悠远的水墨画,画上配有劝和等内容的闽南俗谚;细汉偷割匏,大汉偷牵牛等闽南乡土社会中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也被制作成精美的版画。在文化建设中,同安法院注重结合当地实际,将文化建设扎根于闽南乡土之中。

   为了加强法官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同安法院每年都会邀请当地民俗专家学者,举办乡土知识讲座,向干警们分发民俗知识读本。培养干警的人文素养,晓风俗民情、村规民约,将其有机融入审判工作,找到适用法律与尊重民俗的平衡点,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该院政治处主任黄冰冰介绍说。

   在处理一起接脚夫赡养案件中,该院法官洞悉接脚夫是闽南农村公婆为守寡儿媳招夫养老的传统民俗,虽然与现代文明产生强烈碰撞,但为当地群众普遍接受,且有利于农村实现老有所养与社会和谐,遂判决接脚夫应尽赡养义务并督促及时履行,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同安法院利用善良风俗进行调解、审判的经验,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被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为全国8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研究试点之一,其课题任务正是如何统筹运用乡土社会的传统调解资源及合理利用乡土社会的非正式规范来解决纠纷

   文化育人,推动人才成长

   同安法院35岁以下的青年干警接近全院干警总数的一半,党组十分重视青年干警的培养,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建立青年法官驻村挂职和预备法官驻镇锻炼机制。青年法官徐丽碧是首批驻镇的三名初任法官之一。在同安区洪塘镇镇政府的3个月驻镇挂职生活,对她的法官生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出生在闽南的农村家庭,但是长期在外求学,对农村的生活仍然感到陌生。3个月的驻镇锻炼,让我前所未有地贴近乡土社会,对于社情民意才有了深入的理解。徐丽碧感受道。

   该院一群青年干警还自发成立了思想加油站。在这里,青年干警们自觉地聚集在一起,研讨审判、探讨案例,他们的思想在这里交汇、碰撞、升华。一本本《思想加油站》在活动后不久便会呈上同事们的书桌案头。思想加油站也成为该院强化法院文化建设、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围绕青年干警成长的关键节点,制订阶段性培训计划,帮助青年干警实现从法科学生到法院干警、从书记员到法官的角色转变;建立法官培养导师制,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与青年干警结对帮带;推进高层次学历教育,鼓励青年干警攻读在职硕士、博士,组织业务技能竞赛、学术征文研讨等,提升青年干警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全面实行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12名青年干警先后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优化了中层领导的年龄结构和整体素质。

   走出同安法院审判大楼,四周的庭院便是同安法院法制文化广场——荷园。荷园取意荷花的清廉品质,荷又与和同音,意在和谐。法院东门左侧,一池荷花正自绽放。池边耸立一石碑,镌刻着上善若水四字,彰显同安法院人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摘自《人民法院报》20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