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审务公开 > 审判动态

“判决前,再试一次!”
——汉江中院锲而不舍促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时间: 2025-08-01 11:05 来源: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

1.png

“这笔赔偿款拿到手,我以后就能安安心心过日子了!真没想到法官为我这事费了这么大心血!”

近日,年近七旬的周某专程来到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将一面印着“遵法履职公信威 精审调解三方服”的锦旗送到行政庭郭晓方法官手中。

鲜红的锦旗,朴实的感谢,映照出一起历时数年的行政争议在法官不懈努力下实现实质化解的温暖结局。

一场数年的行政纠纷

2010年起,周某利用自家宅基地旁的闲置空地搞起了养殖,随着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周某添置饲料机等设备并在空地上搭建起养殖设施。当地镇政府发现后以未取得用地及建设审批为由,对其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但相关通知经周某申请行政复议后被撤销。后镇政府与周某围绕相关设施拆除事项进行过长期沟通,一直未果。

2023年,该区域被规划为产业园项目,同年11月,因项目建设需要,镇政府对相关设施予以拆除。周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24年6月,法院依法判决确认该拆除行为违法。随后,周某向镇政府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未获回应,遂提起诉讼,索赔金额逾百万元。

一审法院在调解未果后,依据评估鉴定作出部分赔偿判决。周某不服,上诉至汉江中院。

寻求实质化解,“判决之前再试一次”

案件进入二审,双方对损失的认定仍针锋相对。周某因维权成本高,诉求远超合理范围,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办案不仅要定分,更重要的是止争。”承办法官郭晓方敏锐意识到“这起案件,通过判决虽能结案,但矛盾根源未解,当事人可能陷入申诉循环”。

为此,郭晓方多措并举,一方面,精准释法,通过周某熟识的村委会干部及周某在外工作的子女,共同对周某反复讲解赔偿的法律依据和范围;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数十次电话沟通、多次往返村镇,试图弥合分歧。然而,双方心理预期差距依然较大。

眼看审限将至,承办法官将案件提交合议庭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已准备制作判决书。

“判决书印发前,再尝试一次调解!”行政庭庭长王勇在阅核案件后提出建议。

秉持着对当事人彻底解决纷争的责任感,郭晓方再次与周某进行深入恳谈。这一次,聚焦风险,详尽分析诉讼前景;传递诚意,反馈镇政府积极解决的态度;引导理性,恳请周某立足实际损失提出合理诉求。

“我不想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养殖场是我多年的心血,赔偿的这点钱连本钱都不够……”在法官耐心释法明理下,周某的态度终于松动。

法官抓住契机,再次与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沟通,反复磋商,最终在法院主持下,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成功达成调解协议。

权益落地、程序终结、信任回归

“郭法官,不瞒您说,原本我还做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帮忙解决了问题,现在我心里踏实多了。”签署协议时,周某感慨万千。他不仅理解了调解的法律效力,更感受到法院司法为民的真诚。

协议签订后,镇政府履行了全部赔偿义务,困扰周某多年的“心结”彻底解开。

一面锦旗,承载着当事人最质朴的认可,也折射出司法实践追求“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理念。汉江中院将继续深耕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以专业和温度架起政民沟通的桥梁,让司法为民的温度直抵人心,努力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