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本院要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厚植为民情怀 传递司法温度

汉江法院用力用心用情将为民事办实办好

时间: 2021-12-29 09:28 来源: 汉江中级人民法院

“群众利益无小事”,汉江法院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检验教育整顿学习成效的重要抓手,围绕办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件、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司法质效和服务的大提升,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群众“急”事上动真招

建章立制促司法服务提质增效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疏解每一个困难。汉江中院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从问题背后查找制度机制弊端,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深化整改成果。

“从网上提交立案材料到法院立案,前后只用不到几个小时,立案的程序也更为规范。”近日,来汉江中院开庭的肖律师称赞不已。“以往都是到法院窗口立案,跑一趟至少要花半天时间,如果递交的材料不完整,来回跑两三趟也是常事。”随着汉江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不断深入,立案程序如何更为规范、科学、透明、高效、便民成为汉江法院一直思考的问题。    

1.jpg

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法院工作的呼声期盼和意见建议,总结梳理存在问题基础上,汉江中院以规范立案工作及强化司法便民措施为目标,结合两级法院实际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立案工作的实施细则》,从落实立案登记制;规范案件案号的编制、使用与管理;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设置“绿色通道”;大力强化立案监督等13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立案工作。

2.jpg

今年来,汉江法院立足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并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从人民群众最紧迫、最需要、最关注的实际困难出发,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汉江中院重点围绕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基层基础建设年”、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执行规范化建设、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居民办实事等重点项目,分别从人民群众最紧迫、最需要、最关注的实际困难出发,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办实事成果切实服务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群众“难”事上下真功

执行利剑为当事人合法权利保驾护航

“真是太感谢汉江中院的高效率执行了,这次回款帮我们企业度过了资金难关”。中国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公司)工作人员一边将 写有“正气浩然保驾护航,执法如山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汉江中院执行局副局长陶雄平手中,一边满怀感激的说到。

近日,汉江中院在执行一起承包合同纠纷案中,高效执行,为申请执行人一次性执行到位1500万元,解决了该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3.jpg

中建公司与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承包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汉江中院执行法官在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核实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并通过微信、电话、实地查访等多种方式沟通、协调案件执行。面对本案执行工作的诸多难题,一方面法官耐心向申请执行人中建公司释明执行法定流程,另一方面及时通报被执行人新能源财产调查状况及本案执行进展。

在掌握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后,法官第一时间赶赴第三方协助执行单位,最终顺利划款1500万元,并在到款当日通知申请执行人中建公司领取执行款。拿到执行款的中建公司感激万分,对汉江中院执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为法院的工作效率点赞,今天活动法院帮我们讨回了四百多万元案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非常感谢!”

4.jpg

近日,汉江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对执行案件的关注,两级法院同步开始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为切实做好执行案款发放工资,汉江两级法院执行部门认真开展执行案款清理工作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确保执行案款底数清、台账明。并按照执行案款管理规定,提前做好到账案款的发放审批、现金提取、完善案款领取手续等工作,保障活动的圆满完成。当天共发放案款总金额1329.85万元,涉及的案件总数111件,领取案款当事人的总数111人。

汉江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作用,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执行案件办理中,及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不断加强市场主体司法保护和服务,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从群众的“愁”事管起

延伸司法服务向群众传递司法温暖

“刘女士,您的孩子小明(化名)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条件,汉江中院已为其出具《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并向相关部门送达,汉江中院将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对小明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10月29日,在汉江中院接待室中,刑二庭法官助理尹波将办理结果告知当事人刘女士。

5.jpg

2014年,尚未成年的小明交友不慎触犯刑法,被法院依法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因为有过“案底”,小明至今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意志日益消沉,整天将自己锁在家里,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多次从广东来到湖北四处走访求助。汉江中院从相关部门获悉刘女士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到刘女士了解清楚相关诉求,并认真核实案件档案情况,在确认小明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条件后,汉江中院联系相关部门完善手续,依法为小明出具《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同时委托工作人员送达相关部门,并通知相关部门对小明在未成年期间的犯罪记录进行封存处理,至此刘女士“最愁的事”得到妥善解决。

6.jpg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可能因一时失足误入歧途,而犯罪这一标签一旦被贴上,就有可能伴随一生而无法摆脱。为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避免“标签效应”,更好的帮助失足少年平等回归社会,消除“案底”的不良影响。汉江中院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的规定,不断采取具体举措,切实使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落地见效,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太感谢法官了,我们之前根本没指望对方有钱赔,没想到还能拿到赔偿款”。12月17日上午,在汉江中院门口,当事人小伟的父亲大伟拿着赔偿款激动的对汉江中院工作人员说道。

7.jpg

12月14日上午,汉江中院工作人员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案件当事人小龙的亲属,小龙在服刑期间,通过教育、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监狱联系亲属希望能履行生效判决的附带民事赔偿,尽力弥补自己的过错。

因该案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没有向法院申请执行,按照法定程序法院不能代收这笔款项。该案承办法官印坤第一时间联系到小龙亲属,并表示会尽全力帮其联系案件被害人小伟,促成双方就赔偿工作依法履行。印坤多方打听辗转联系到其父亲大伟,并将小龙的想法以及其亲属愿意代为履行赔偿的情况告知大伟,请他转告小伟尽快与法官联系。

“感谢印法官的帮助,目前我还在外地工作,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暂不便到法院办理。”当天下午,小伟给印坤法官打来电话,询问能否委托其父亲代其处理相关事宜。印坤详细告知其委托办理需要的相关证件、材料和注意事项,还特意叮嘱小伟准备好相关材料避免老人来回奔波。

12月17日上午,小龙的亲属及小伟的父亲按时来到汉江中院,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大伟清点了赔偿款数额,向小龙的亲属出具了收条。工作人员就小龙的亲属代为履行赔偿义务的情况出具情况说明。一起事隔多年的刑附民案件得以顺利履行完毕。双方均对法院的工作表示非常感谢。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汉江中院立足审判工作特点,为案件当事人查询信息、申请执行等事项提供便利,并主动充当起“联络员”角色,通过居中协调,促成多起刑附民案件的履行,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使法院的生效判决能够落到实处,彰显司法权威。


从群众期“盼”事入手

走进群众积极回应关切和期待

近年来,汉江中院主动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法院工作的监督,促进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近日,汉江中院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律师代表等8名代表参加教育整顿顽瘴痼疾(年底不立案问题)专项整治座谈会。汉江两级法院通过座谈会向代表委员们介绍近期工作情况,并诚恳征求参会代表对法院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8.jpg

代表们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工作生活实际和对汉江两级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的感受,围绕整治顽瘴痼疾主题和工作实际,从年底、季末等节点控制立案、年初突击立案、超期审核、拖延立案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法院参会人员一边认真聆听记录,一边不时回应解释,并就具体问题解决、具体建议落实与参会代表现场深入研讨,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而融洽,促进了法院和群众良好的沟通了解。

汉江法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在前不久的国家宪法日,汉江中院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围绕宪法进社区、宪法进校园、宪法进企业等主题,将辖区基层法院紧密连成一条线,充分调动基层法院的积极性,将普法宣传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宪法宣传活动在我们学校举办,同学们都很惊喜,我觉得法官们心中都有一个公平正义的天平,希望将来我也能够学习法学专业成为一名法官。”仙桃中学高二一班刘邦同学说道。

9.jpg

活动中,汉江中院干警将《宪法》知识手册、诉讼指南、《民法典伴我同行》《未成年人维权手册》等宣传资料分发至师生们手中,向同学们讲解了宪法及习近平法治理念的概念和重要地位,并对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意义、主题进行了解读,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热情,让同学们做到“知宪法于心,守宪法于行”。通过本次宣传周活动,使得广大师生对宪法有了更深了解,培育宪法信仰根植于心、法治理念根植于心的法律意识,积极践行宪法精神。

10.jpg

当日,汉江中院团委还组织青年干警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为下沉对口社区化解法律难题,走进仙桃市干河街道满庭春社区开展《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集中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我对劳动仲裁调解不服可以到法院起诉吗?”“我在网上办理的贷款利息过高,想咨询一下相关法律问题。”……

汉江中院刑事、民事、行政、立案等庭室的青年审判业务骨干结合身边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论法、以法论事,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知识,现场提供法律援助。在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向群众发放《民法典伴我同行》、《宪法》、诉讼指南等宣传资料,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宪法、了解宪法,弘扬法治精神。汉江法院还通过“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农村” “宪法进网络”等举措,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全力营造人人尊崇法律、学习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氛围。